本文作者:访客

“长江就是我们,我们就是长江”,《长江组歌》唱出新一代人的长江之歌

访客 2025-09-17 13:25:38 547

“长江就是我们,我们就是长江”,《长江组歌》唱出新一代人的长江之歌

  “风已起舞,云在漫步,长江在此写下绝美一书。” 聚光灯下,中央民族乐团著名歌唱演员龚爽的歌声如江水般缓缓流淌。

  9月15日晚7时30分,武汉琴台音乐厅座无虚席,“聆听长江・第二届长江音乐周”正式拉开帷幕,大型声乐套曲《长江组歌》作为开幕演出隆重上演。

  这位从湖北十堰走出的歌者,首次演绎《三峡之书》便深深被其打动:“它没有呐喊式的歌颂,而是用娓娓道来的方式,表达对长江的爱。”

  作为开幕重头戏,大型声乐套曲《长江组歌》以序歌、上篇“梦在高原”、中篇“心在路上”、下篇“爱在海洋”及尾声的结构,通过《格拉丹冬雪光》《大江之上》《三星堆》等17个节目生动勾勒长江风貌,会聚龚爽、喻越越、梁译元等多名优秀青年歌唱家。现场掌声与乐声交织,尽显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  龚爽:

  长江情流淌在血脉里,《三峡之书》是温柔的告白

  青年歌唱家龚爽演唱《三峡之书》。

  “我是长江边长大的孩子,长江的水、长江的鱼,早已融入我的生命。”在后台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,龚爽谈及长江时眼中满是温情。她的家乡十堰丹江口,地处汉江中上游,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,“现在在北京喝的水,很多都来自老家,这种联结让我对长江格外亲近”。此次她受邀演唱《三峡之书》,这是她首次在正式舞台上演绎这首作品,为追求最佳效果,她在家苦练了近一个月。

  “初看《三峡之书》歌名时,我以为会是一首气势恢宏的歌,毕竟三峡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。”龚爽笑着分享最初的惊喜,“听第一遍就被打动了,它如此安静柔美,像暖流般沁入心田。”在她看来,作词与作曲老师用独特视角解读长江,没有刻意的宏大叙事,反而以“人在旅途,与梦为伍,许我此生只做美的囚徒”这样细腻的歌词,传递出对长江如母亲般的依恋。演唱时,龚爽将童年记忆与对长江的深情自然融入歌声,“这不是刻意表达,而是情感早已流淌在血液里,演唱就像诉说自己与长江的故事”。

  龚爽与长江音乐的缘分不止于此。去年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,她在长江游轮上演唱《我的祖国》,两岸的武汉市民、绚丽的无人机与烟花,构成令人难忘的画面。“今年接到邀请时,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。”在她看来,湖北音乐家们正以实际行动承担使命,“大家合力创作不同类型的长江主题作品,就是要将长江文化打造成湖北的音乐名片”。她希望长江文化艺术季能持续举办下去,让长江文化源远流长,“我们年轻歌者,更要唱出心中最美的长江”。

  师生合力:

  100名学子半月苦练,在实践中传承长江文明

  张 轶、陈泳汐领唱《我们就是长江》。

  舞台上,除了龚爽的精彩演绎,江汉大学师生的表现同样亮眼。在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轶的带领下,该校100名学生参与了多首作品的演出。这些学生来自该校声乐表演、音乐教育、合唱指挥专业,自9月1日起,他们在兼顾课业的同时,紧锣密鼓地为演出做准备。“虽然时间紧、任务重,但学生们接到通知后,都从各地义无反顾赶回武汉投入排练。”张轶说。

  据张轶介绍,《长江组歌》是湖北原创大型音乐作品,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指导、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江汉大学联合出品,去年12月已在武汉琴台音乐厅首演,取得了热烈反响。作品包含独唱、对唱、重唱、小组唱、领唱与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,汇聚了湖北“80后”“90后”音乐人及多省艺术家的智慧。

  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湖北的长江主题,是我们省文化的永恒主题。”张轶认为,这场演出不仅是艺术呈现,更是育人实践,“在排练与演出中培养人、锻炼人,让学生在长江文化的浸润下接受民族文化熏陶,扛起民族精神的责任,成为长江文明的践行者、保护者和传承者——这个意义最重要。”她特别提到,与经典的《长江之歌》相比,《长江组歌》展现了新一代人对长江的理解与文化定义:“是在继承前人精神基础上的发扬与创新。”

  18岁的祁雪涵是合唱团成员之一,此次参与了7个节目的演出。“从小爸妈就带我去长江边放风筝、戏水,现在长江沿岸发展得越来越好,唱这些歌时特别骄傲。”祁雪涵说,去年她作为观众在台下听演出时感触颇深,今年站上舞台,交响乐一响起,她瞬间落泪。“尤其是《我们就是长江》这首歌,‘长江就是我们,我们就是长江’这句歌词让我特别有共鸣,感觉自己和长江紧紧连在一起。”

  观众共鸣:

  从课本到音乐,触摸长江的细腻温度

  演出现场。

  台下,来自云南昆明的中南民族大学音乐专业研三学生左欢,也被现场氛围深深感染。“来武汉读大学时,第一次见到长江,乘坐轮渡游长江时真可谓百闻不如一见。”左欢说,过去从地理、历史课本了解长江,而现在通过音乐,她感受到长江与人之间更细腻的情感联结,“长江文化是个庞大体系,从音乐角度去感受,能获得不一样的理解,音乐让我触摸到了长江更温柔的温度。”

  随着尾声《我们就是长江》的旋律响起,张轶与陈泳汐领唱,江汉大学春潮合唱团合唱,激昂的歌声回荡在音乐厅。这场启动音乐会,不仅拉开了第二届长江音乐周的序幕,更让现场观众与表演者一同在旋律中触摸长江的脉搏,感受新时代的长江故事。

  据悉,本届长江音乐周以“长江主题、时代精神、民族特色、中国气派”为创作目标,用音乐反映长江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,着力讲好新时代长江故事、中国故事。9月16日至19日,“武汉音乐学院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”“优秀民族歌剧选段音乐会”“《长江》原创交响作品音乐会”“闭幕音乐会暨长江主题合唱作品展演”四场主题音乐会将陆续在琴台音乐厅上演,持续奏响长江的动人乐章。

  

   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