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访客

“水润荆楚·江米如珠”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活动在湖北监利举行

访客 2025-09-24 13:14:45 1708

  长江网讯 9月23日,二十四节气的“秋分”,也是第八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“水润荆楚·江米如珠”全国主流媒体走进“江汉大米”品牌核心地活动当天在“全国水稻第一县”湖北荆州监利市举行。

“水润荆楚·江米如珠”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活动在湖北监利举行

  9月23日,湖北监利,水润荆楚·江米如珠,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活动现场。

  本次活动由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,荆州市农业农村局、监利市人民政府、荆州市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。

  来自人民日报社、新华社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、农民日报等50多家央省媒体、全国主流新媒体、网络信息平台,以及来自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重庆等省市的媒体代表、自媒体代表等齐聚监利市,共同探寻江汉大米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,以媒介传播的力量赋能“江汉大米”品牌传播。

  湖北省监利市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产地鸟瞰。

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、湖北省农业科学院、湖北省粮食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和机构负责人,武汉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,以及来自全国的粮油行业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活动。

  本次活动包含实地探访和品牌推介两大部分,旨在全方位展现江汉大米的产业发展与文化内涵,助力“江汉大米”农业金字招牌走向全国、走进千家万户。

  秋分时节,江汉平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在监利市新沟镇的江汉大米核心基地,饱满的稻谷压弯了稻穗,一幅丰收的长卷铺展开来。

  湖北监利的”江汉大米“核心基地,机械正在收割。

  当天上午,与会嘉宾来到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,现场观摩了水稻现代化收割、储存、加工、销售一体化产业链。

  据介绍,恒泰集团是一家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、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企业。

  走近该公司日产200吨大米的全自动生产线,机器正高速运行,原粮清理、谷糙分离、碾米抛光、计量包装与成品入库……与会嘉宾近距离感受“一颗好米”的诞生过程。

  9月19日,在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检验车间,技术人员正对今年新收获的“江汉大米”进行重金属检测。

  按照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的优质稻订单利益联结模式,恒泰集团已签订5万亩“江汉大米”优质稻订单种植基地,并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,制定了“江汉大米”量质协同提升技术方案,实现优质稻绿色、高产和优质。

  9月23日下午,与会嘉宾来到位于监利市程集镇的金草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,一望无垠的稻田涌动着丰收的稻浪。

  9月23日,湖北监利,水润荆楚·江米如珠,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活动现场。图片来源:监利融媒

  下午3时许,万顷稻田中央的舞台上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啰啰咚”正在上演。

  “啰啰咚”来源于监利秧田号子,是古楚先民在耕作时释放激情的劳动号子,流露出乡民们对丰收的喜悦与希望,生动展现了“鱼米之乡”深厚的稻作文明。

  监利的稻作文明,最早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。在柳关和福田遗址中发现的谷壳与稻草灰烬,印证了监利水稻种植的悠久历史。

  “地富鱼稻”是监利得名的由来。公元222年,东吴孙权在此设立关卡,“以监收鱼稻之利”而得名监利。

  据监利市农业农村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025年,监利市全年水稻总种植面积达218.98万亩,“江汉大米”核心种植区扩展至8万亩,辐射带动60万亩农田升级,全年水稻总产继续保持在120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。

  加强“江汉大米”区域公用品牌建设,巩固提升江汉大米的核心发展地位,是打造湖北省江汉大米核心生产基地的重要任务之一。

  9月23日,湖北监利,水润荆楚·江米如珠,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活动现场。图片来源:监利融媒

  以信立品,以质成名。推介会现场,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企业代表进行了产品推介,并与后备企业代表共同宣读了《“江汉大米”品质承诺联合倡议书》。

  推介会现场,一批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企业与全国优质渠道商正式达成战略合作,他们将全面整合供应链资源,打通从产区到销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共同推动“江汉大米”迈向品牌化、规模化发展新阶段。金融机构还与相关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以金融活水激发江汉大米产业倍增活力。

  9月23日,湖北监利,水润荆楚·江米如珠,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活动现场。图片来源:监利融媒

  风吹稻浪起,沃野谷生香。推介会最后,与会嘉宾执起丰收的绸缎,行“归仓·祈丰年”之仪,标志着活动落下帷幕。

  荆州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,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。本次全国主流媒体走进“江汉大米”品牌核心产地活动,将聚力擦亮“江汉大米”品牌,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 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