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4小时全方位巡逻,“机器人管家”来小区“入职”
近日,一种新型“机器人管家”开始在小区内“入职”,实现24小时全方位巡逻,这一创新举措旨在提升小区的安全水平,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,这些机器人具备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,能够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,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安保服务,这一技术的引入标志着智能化社区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武汉热线wuhanews9月5日讯“它居然能认出我是业主,还主动提醒防诈骗!”9月5日,在武汉万科城市之光小区,业主王晴晴笑着与巡逻机器人“小御”互动。这台身高1.2米的白色机器人刚“入职”一周,已成为居民喜欢的“社区新成员”。
当日,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万科城市之光小区看到,胸前闪烁着卡通安保形象的“小御”正沿着小区主干道巡逻,遇到玩耍的儿童自动绕行,屏幕同步播放反诈提示,吸引不少居民驻足,并和它互动。
小区的孩子们正在和机器人“小御”互动。 记者冷靖华 摄
物业负责人介绍,“小御”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红外传感器,昼夜穿梭于主干道、单元楼和游乐设施间,凭借自主避障技术实现24小时全方位巡逻,还可识别高空抛物、消防通道堵塞等12类异常场景,如同一位认真负责的小区管家。
“上周张奶奶深夜操作智能门锁遇阻,就是通过它联系到物业的。”业主王晴晴指着正在充电的“小御”说,业主只要按下机身按钮即可直连监控中心求助,联动人员5分钟内抵达现场。
武汉万科物业安全总监张承郡介绍,引入“小御”就是为了构建小区物业管理的“人机协同”新模式。传统人工巡逻易受体力、时段限制,而机器人承担70%例行任务后,安保团队得以将精力转向调解纠纷、护送晚归居民等人性化服务,试点小区安全隐患响应效率提升40%,物业人员正从“救火式”处置转向“预防式”管理。
“机器人的价值不是取代人,而是解放人。”项目经理徐丹介绍,目前“小御”已与智能门禁、监控系统及业主APP深度联动,形成“感知—分析—处置—反馈”全流程体系。检测到单元门未关,系统自动触发工单派送维修人员;发现可疑人员徘徊,人脸识别数据同步对接安保终端。这类机器人还被纳入AI大脑体系,实现车辆、环境等数据自动整合分析。
物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机器人“小御”的各项功能。 记者冷靖华 摄
记者探访武汉多个物业小区发现,当前AI智能管理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在安防领域,除智能巡逻机器人外,人脸识别系统可实现无感通行,对高空抛物行为也可智能识别与溯源追踪;设施维护方面,依托大数据分析可实现电梯、水电等设备的预测性维护,同时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镜头,可自动扫描建筑外立面,精准识别瓷砖空鼓、渗漏等潜在隐患;结合北斗高精度定位,还可实现对超高层建筑房屋结构安全动态监测。此外,AI能源管理系统能实时优化公区用电,降低能耗。
武汉市物业管理协会专家表示,AI技术正深度融入物业管理体系,推动行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。这一系列应用逐步构建起“人防+技防”融合的智慧社区治理新范式,显著提升管理效率与居住安全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