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wuhan

黏虫成虫的学名及其生态特征

wuhan 2024-12-12 15:13:17 262
黏虫成虫的学名及其生态特征摘要: 黏虫成虫是一种具有重要农业意义的昆虫,其学名是 Mythimna separata(Walker),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,是一种迁飞性害虫,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,本文将对黏虫成虫的学...

黏虫成虫是一种具有重要农业意义的昆虫,其学名是 Mythimna separata(Walker),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,是一种迁飞性害虫,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,本文将对黏虫成虫的学名、形态特征、生态习性、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。

黏虫成虫的学名及其生态特征

黏虫成虫的学名

黏虫成虫的学名是 Mythimna separata(Walker),Mythimna 是属名,separata 是种名,Walker 是命名人,黏虫的属名 Mythimna 来源于希腊语 mythos(神话)和 imna(夜蛾),意为“神话中的夜蛾”,种名 separata 意为“分离的”,可能是指黏虫成虫的翅膀上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纹,将翅膀分为两部分。

黏虫成虫的形态特征

黏虫成虫体长 17-20 毫米,翅展 35-45 毫米,头部和胸部为灰褐色,腹部为暗褐色,前翅为灰褐色,前缘有淡黄色的锯齿状横纹,翅中央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纹,将翅膀分为两部分,后翅为淡褐色,边缘有白色的细毛。

黏虫成虫的生态习性

1、迁飞性:黏虫成虫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,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迁飞,在我国,黏虫成虫每年春季从南方地区迁飞到北方地区,秋季再从北方地区迁飞到南方地区。

2、趋光性:黏虫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,喜欢在夜间飞向光源,可以利用灯光诱捕黏虫成虫。

3、食性:黏虫成虫主要以植物的叶片为食,喜欢吃禾本科植物的叶片,如小麦、玉米、水稻等,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,也会吃其他植物的叶片。

黏虫成虫的危害特点

1、暴食性:黏虫成虫具有很强的暴食性,在短时间内可以吃掉大量的植物叶片,如果不及时防治,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。

2、繁殖力强:黏虫成虫的繁殖力很强,一只雌性黏虫成虫可以产卵 1000-2000 粒,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,黏虫卵可以在短时间内孵化成幼虫,从而导致黏虫的数量迅速增加。

3、危害范围广:黏虫成虫的危害范围很广,可以危害小麦、玉米、水稻、棉花等多种农作物,在我国,黏虫成虫每年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。

黏虫成虫的防治方法

1、农业防治: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落叶,减少黏虫成虫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。

2、物理防治:利用灯光诱捕黏虫成虫,减少黏虫成虫的数量。

3、生物防治:利用天敌防治黏虫成虫,如寄生蜂、捕食性昆虫等。

4、化学防治:在黏虫成虫发生高峰期,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,常用的化学农药有敌百虫、敌敌畏、辛硫磷等。

黏虫成虫是一种具有重要农业意义的昆虫,其危害范围广、繁殖力强、暴食性强,在农业生产中,应该加强对黏虫成虫的监测和防治,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减少黏虫成虫的危害,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