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独角戏、魔术秀、说唱、快板…… 武汉城管“花样”宣讲生活垃圾分类
长江网讯 所有电池都属于有害垃圾吗?厨余垃圾究竟有何用途?9月24日,“武汉以我为荣”生活垃圾分类“金牌宣讲员”个人晋级赛在东西湖区文化馆落幕。本次活动由市城管执法委联合市委宣传部、团市委、东西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,设置主题讲演和情景宣讲两个竞赛类别。参赛选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,有效普及垃圾分类知识,增强公众认知度和参与感。
个人晋级赛所有选手合影。记者彭年摄
来自青山区的选手杨健健表演了原创独角戏《垃圾桶的自述》,以第一人称视角拟人化呈现垃圾桶超载的现状,生动真实,引发观众广泛共鸣,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功晋级决赛。
青山区选手杨健健带来《垃圾桶的自述》。记者彭年摄
江汉区选手文豪作为一名专业魔术师,借助道具“蓝色星球”,将小女孩身上的病号服瞬间变为红裙,寓意地球从“病态”恢复“健康”。据文豪介绍,该魔术作品创作排练历时三个月,为突出“爱护地球,人人有责”的主题,特别采用双人表演形式,增强视觉感染力。
江汉区选手文豪带来魔术秀。记者彭年摄
“Today, I'm thrilled and honored to stand here as your garbage classification promoter。”在简短英文开场后,黄陂区蔡榨小学英语教师徐欣玲结合流行说唱与舞蹈,将垃圾分类知识编入朗朗上口的歌词,形式新颖,现场反响热烈。
黄陂区选手徐欣玲带来说唱和舞蹈。记者彭年摄
活动现场还涌现出多位“小小宣讲员”,他们生动讲述身边人践行垃圾分类的感人故事。来自武汉市长春街小学的白梓宁就通过“与牛奶盒对话”的创意形式,传递出“垃圾分类引领文明新风尚,共同守护美丽地球”的环保理念。白梓宁表示,因为受到父母关于“牛奶盒可回收制成贺卡”的启发,她创作了童话故事《垃圾箱里的秘密》,以童真视角倡导和呼吁大家减少浪费,循环利用身边资源。
江岸区小小宣讲员白梓宁带来童话故事。记者彭年摄
为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,2025年“武汉以我为荣”生活垃圾分类金牌宣讲员大赛自启动以来,全市上下积极响应、广泛动员,涌现出一批熟悉分类知识、擅长宣传推广的优秀选手,形成垃圾分类宣传热潮。下一步,市城管执法委还将组织开展团队晋级赛,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