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6号线的扶手吊环。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潘锡珩
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潘锡珩 实习生 汪志强
武汉地铁6号线一辆列车上,首次试点新增了扶手吊环。对此,有乘客认为,身材娇小的人抓握起来更方便,也有人认为,吊环容易碰到头,影响在车厢内行走。
武汉地铁方面表示,这一试点借鉴了其他城市地铁的经验,后期将根据试点情况,结合各线路具体情况进行优化。
现场
有人习惯性抓扶手,有人尝鲜拉吊环
8月16日中午,极目新闻记者经过近2小时蹲守,发现编号为F51的6号线列车为安装扶手吊环的试点列车。上车后,记者粗略统计发现,每节车厢内安装了近90个吊环。吊环间隔距离并不完全相同,有的相隔近一点,有的又远一点。吊环主体为透明塑料材质,中间部分插着可替换的方形彩色卡片,画面内容并非明显的商业广告。
列车行驶到汉口时,车厢内的乘客渐渐多了起来。记者注意到,站着的乘客中,部分男乘客或握着立柱,或抓着横杆,使用吊环的人并不多。“还是直接扶栏杆顺手一些,不太习惯拉吊环。”而一些身材相对较小的女乘客或者少年儿童,则更多使用新安装的吊环。还有小朋友放着空位不坐,专门拉着吊环站立,感到很新鲜。
记者身高1.75米,在车厢内行走时如不注意避让,头部容易撞到吊环。位于车厢中部横杆上的吊环高度更高一点,下沿大约位于记者额头处,而两侧座位上方横杆的吊环稍低,大约到记者口鼻部。乘客在坐下与站起时,几乎都会专门抬眼看一下吊环,避免碰到。
声音
乘客有赞成有反对,正反方各占一半
市民乘客对地铁车厢内新增扶手吊环怎么看?极目新闻记者兵分两路,在地铁内外进行了采访。
因为吊环将扶手横杆的高度降了约20厘米,受到不少扶横杆吃力的乘客的欢迎。一名中学生经常坐6号线出行,她很赞同加装吊环。“我身高1.6米,吊环在高峰期比较有用,适合车厢拥挤的时候,仿佛就是为我这种抓不着横杆的人准备的。”
上班族赵先生身高1.8米,对于他来说,吊环既有好处也有不足。“毫无疑问我们高个子很容易碰到头,人多的时候在车厢里行动要特别小心。但我抓了几次吊环感觉也不错,手臂不需要抬那么高,好像也会舒适一点。对于老人、小孩可能更实用。”
采访中还有人认为,抓吊环的稳定性没有直接抓栏杆好,在列车启动、刹车、拐弯的时候,人的身体可能出现倾斜和晃动,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。在记者采访的近10人中,对于地铁增设扶手吊环一事,正反意见双方各占一半。
回应
将根据试点情况优化,结合具体情况安装
事实上,国内其他城市的地铁,对于车厢内是否安装扶手吊环也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。极目新闻记者整理公开信息发现,在基础款之外,不少城市地铁有形式各异的特色吊环。如成都地铁3号线熊猫头部造型的吊环,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龙头造型的吊环,香港地铁迪士尼专线米老鼠造型的吊环等。
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,近年来建议武汉地铁增设吊环的呼声并不鲜见。此前,武汉地铁表示,在车辆设计制造前充分征求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乘客意见,充分考虑了乘客身高差异,在车厢内车门和座椅两侧、车厢中部和车厢连接处设置了立柱,车厢内部座位上方和中间设置了长短横杆,可以满足大部分站立乘客的抓握需求。设置吊环只能起到部分辅助作用,同时吊环拉手对车厢内站立的乘客和在车厢内通行的乘客均有影响,造成不便。基于以上几点,武汉地铁车厢内未设置吊环,运营十多年来整体情况较好。
而目前开展的这项试点,是武汉地铁开通20年来首次增设扶手吊环。武汉地铁方面表示,这一试点源于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地铁的经验,目前仅限6号线的一辆车,后期将根据试点情况对吊环设置形式、数量进行相应优化,并根据各线路具体情况开展列车吊环的安装工作。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大楚资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发布者:大楚资讯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uhan.icu/redian/4382.html